第180章 《剑修如云处》:欲言已忘言(第3/17页)
的大管家,逢人笑迎。几次打交道,除了待人接物滴水不漏、会做生意之外,刘重润对他其实了解不多,见面次数多了,似乎反而让她更加雾里看花。倒是卢白象,一看就是不好招惹的主,气势不俗,不是瞎子都看得见。
刘重润发现落魄山好像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只要有机会与之接触,便会一个接一个冒出来,让人目不暇接。
大骊北岳山君魏檗,是落魄山的常客,那个眼神不正的驼背汉子,在魏檗那边,竟然没有半点恭敬。
骑龙巷压岁铺子那个姓石的掌柜,皮囊古怪,似有一丝阴物气息,让刘重润完全瞧不出对方修为的深浅。
陈如初、陈灵均、周米粒,三头精怪,尤其是那个青衣小童,似乎快要到龙门境瓶颈了,一旦给它跻身金丹境,一头蛟龙之属的金丹妖物,可非寻常金丹境修士能够媲美,完全可以当半个元婴看待。但是看样子,陈灵均却是落魄山上最不受待见的一个,而他自己好像受了冷落,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这要搁在书简湖,早就造反了吧?
刘重润偶尔会想,那个年轻山主,是想要一步登天,将原本寂寂无闻的龙泉郡落魄山,直接打造成一座“宗”字头门派?与圣人阮邛的龙泉剑宗,争个高下?
会不会有些异想天开了?
毕竟落魄山上,武夫多,修士少,也看不出谁是那有望跻身上五境的强势地仙。反观与落魄山毗邻的龙泉剑宗,不谈圣人阮邛,董谷已是金丹境,仅是关于阮邛独女阮秀,刘重润便听说了一些很玄乎的小道消息,说阮秀曾与一名根脚不明的白衣少年,合力追杀一名朱荧王朝的老元婴境剑修,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再者,一座名山难容两金丹,远是盟友,近是寇仇,这是山上不成文的规矩。龙泉郡的地盘,哪怕不算小,灵气也充沛,一样支撑不起两座蒸蒸日上的“宗”字头仙家。
明明从未来过仙家渡口的朱敛,偏偏十分熟门熟路,领着刘重润和卢白象,离开了瘴云渡口。这时刘重润看到了一队精骑,人数不多,二十余骑而已,却让她瞬间悚然。
为首三骑,居中是一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神色沉稳,并未披挂甲胄,腰间却悬挂着一把大骊制式战刀。旁边一骑,是一名黑袍俊俏公子哥,悬挂长短双剑,蹲在马背上,打着哈欠。另外一侧,是个身材敦实的汉子。
刘重润觉得除了那个居中主将,其余两人,都很危险。
至于其他那些大骊精骑,刘重润是亡国长公主出身,垂帘听政多年,操持家务便是打理江山,所以自然是行家里手,一眼就看出他们的彪悍善战。
大骊铁骑能征善战,不只是在沙场慷慨赴死,而且透着一股井然有序的规矩气息。皆是那国师崔瀺细心打磨出来的痕迹。
朱敛仰头望向那肌肤黝黑的汉子,招手笑道:“这不是咱们武宣郎魏大人嘛!”
被朱敛称呼为武宣郎的汉子,无动于衷。
居中的年轻人转头笑问汉子道:“魏大哥,这位老前辈是?”
汉子一板一眼答道:“姓朱名敛,故乡旧识,一个武疯子,如今是远游境,在龙泉郡给人当管事。”
年轻人有些讶异。八境宗师?为何从未听说过?
大骊本土有哪些远游境武夫,他一清二楚,因为一般都投身沙场,几乎没有人留在江湖。至于什么八境的练气士,他倒是没少听说。
他是大骊头等将种门户出身,自幼生活于京城那条将种如云的篪儿街,对修道之人素来没什么好感,唯独对武夫,无论是在沙场,还是在江湖,都有一种天生的亲近。
他的祖辈,都是一拳一刀,为大骊朝廷和自己姓氏打出了江山和家业。
到他自己,一样如此,他刘洵美与好朋友关翳然一般无二,最瞧不起的便是意迟巷那拨躺在祖辈功劳簿上享福的蛀虫。他刘洵美的名字,还是关老爷子亲自给取的。
许多意迟巷和篪儿街的纨绔子弟,实在是扶不起,在父辈的安排下,在衙门里捞油水,帮着地方豪阀牵线搭桥,或是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刘重润发现落魄山好像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只要有机会与之接触,便会一个接一个冒出来,让人目不暇接。
大骊北岳山君魏檗,是落魄山的常客,那个眼神不正的驼背汉子,在魏檗那边,竟然没有半点恭敬。
骑龙巷压岁铺子那个姓石的掌柜,皮囊古怪,似有一丝阴物气息,让刘重润完全瞧不出对方修为的深浅。
陈如初、陈灵均、周米粒,三头精怪,尤其是那个青衣小童,似乎快要到龙门境瓶颈了,一旦给它跻身金丹境,一头蛟龙之属的金丹妖物,可非寻常金丹境修士能够媲美,完全可以当半个元婴看待。但是看样子,陈灵均却是落魄山上最不受待见的一个,而他自己好像受了冷落,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这要搁在书简湖,早就造反了吧?
刘重润偶尔会想,那个年轻山主,是想要一步登天,将原本寂寂无闻的龙泉郡落魄山,直接打造成一座“宗”字头门派?与圣人阮邛的龙泉剑宗,争个高下?
会不会有些异想天开了?
毕竟落魄山上,武夫多,修士少,也看不出谁是那有望跻身上五境的强势地仙。反观与落魄山毗邻的龙泉剑宗,不谈圣人阮邛,董谷已是金丹境,仅是关于阮邛独女阮秀,刘重润便听说了一些很玄乎的小道消息,说阮秀曾与一名根脚不明的白衣少年,合力追杀一名朱荧王朝的老元婴境剑修,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再者,一座名山难容两金丹,远是盟友,近是寇仇,这是山上不成文的规矩。龙泉郡的地盘,哪怕不算小,灵气也充沛,一样支撑不起两座蒸蒸日上的“宗”字头仙家。
明明从未来过仙家渡口的朱敛,偏偏十分熟门熟路,领着刘重润和卢白象,离开了瘴云渡口。这时刘重润看到了一队精骑,人数不多,二十余骑而已,却让她瞬间悚然。
为首三骑,居中是一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神色沉稳,并未披挂甲胄,腰间却悬挂着一把大骊制式战刀。旁边一骑,是一名黑袍俊俏公子哥,悬挂长短双剑,蹲在马背上,打着哈欠。另外一侧,是个身材敦实的汉子。
刘重润觉得除了那个居中主将,其余两人,都很危险。
至于其他那些大骊精骑,刘重润是亡国长公主出身,垂帘听政多年,操持家务便是打理江山,所以自然是行家里手,一眼就看出他们的彪悍善战。
大骊铁骑能征善战,不只是在沙场慷慨赴死,而且透着一股井然有序的规矩气息。皆是那国师崔瀺细心打磨出来的痕迹。
朱敛仰头望向那肌肤黝黑的汉子,招手笑道:“这不是咱们武宣郎魏大人嘛!”
被朱敛称呼为武宣郎的汉子,无动于衷。
居中的年轻人转头笑问汉子道:“魏大哥,这位老前辈是?”
汉子一板一眼答道:“姓朱名敛,故乡旧识,一个武疯子,如今是远游境,在龙泉郡给人当管事。”
年轻人有些讶异。八境宗师?为何从未听说过?
大骊本土有哪些远游境武夫,他一清二楚,因为一般都投身沙场,几乎没有人留在江湖。至于什么八境的练气士,他倒是没少听说。
他是大骊头等将种门户出身,自幼生活于京城那条将种如云的篪儿街,对修道之人素来没什么好感,唯独对武夫,无论是在沙场,还是在江湖,都有一种天生的亲近。
他的祖辈,都是一拳一刀,为大骊朝廷和自己姓氏打出了江山和家业。
到他自己,一样如此,他刘洵美与好朋友关翳然一般无二,最瞧不起的便是意迟巷那拨躺在祖辈功劳簿上享福的蛀虫。他刘洵美的名字,还是关老爷子亲自给取的。
许多意迟巷和篪儿街的纨绔子弟,实在是扶不起,在父辈的安排下,在衙门里捞油水,帮着地方豪阀牵线搭桥,或是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