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落魄山祖师堂(第7/21页)

灵通的,很想来,却不敢擅自登山叨扰,比如黄庭国两个水神。

    还有很多朋友,不适合出现在他人视野当中,只能将遗憾放在心头。

    故而此次前来观礼道贺之人,都是近水楼台的关系,北岳山君魏檗,披云山林鹿书院副山长程水东,龙泉剑宗宗主阮邛,以及两名嫡传弟子——金丹境修士董谷、龙门境剑修徐小桥,还有鳌鱼背的珠钗岛岛主刘重润。

    这些是客人。

    此外,便是落魄山这座新兴山头的自己人。

    祖师堂,悬挂三幅画像。

    一位老秀才,挂在居中位置。

    齐静春。

    崔诚。

    三幅挂像的香火牌位上,只写姓名,不写任何其余文字。

    山主陈平安。

    大弟子裴钱。

    学生崔东山。

    学生曹晴朗。

    朱敛,卢白象,隋右边,魏羡。

    陈灵均,陈如初,石柔。

    岑鸳机,元宝,元来。

    落魄山护山供奉,周米粒。

    正式供奉:

    郑大风。

    种秋。

    “玉璞境野修”周肥。

    记名供奉:

    目盲道人贾晟,赵登高,田酒儿。

    北俱芦洲披麻宗元婴境修士杜文思,祖师堂嫡传弟子庞兰溪。

    最靠近三幅挂像的年轻山主,独自一人,站在最前方。

    早已不再是那个脚穿草鞋、面如黑炭的消瘦少年。

    一袭青衫,头别玉簪,身材修长,双手持香,背对众人。

    落魄山祖师堂一落成,霁色峰其余建筑就要跟上。

    朱敛对此早有草稿,从霁色峰山脚牌坊开始,依次往上,这条中轴线上,大小建筑三十余座,既有宫观特色,也有园林风采,就连那匾额、楹联该写什么,也有细致规划,殿阁厅堂之外的余屋,尤其见功力。郑大风和魏檗也帮着出谋划策,不过最终如何,当然还是需要陈平安这位落魄山山主来做决定。

    当初从莲藕福地带来的那部《营造法式》,得自南苑国京城工部库藏,陈平安极为推崇,连同北亭国境内那座仙府遗址的一大摞临摹图纸,一并送给朱敛。陈平安对于祖师堂诸多附属建筑,只有一个小要求,就是可以仿造宋雨烧前辈山庄的山水亭,建一座知春亭或是龙亭。除此之外,陈平安没有更多奢望。

    朱敛拿着那本《营造法式》,笑容玩味,陈平安这才记起一事,想起这是莲藕福地历史上某国朝廷颁布的范书。朱敛哈哈大笑,说此书编撰,他当年确实是出过些力的,书上十之二三的建造法规,包括藻井、斗拱在内等规制,其实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陈平安便笑问,为何落魄山主峰半腰那些府邸,瞧不出半点《法式》痕迹,建造得很平庸?朱敛回答得理直气壮,当时家底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少爷住在竹楼,其余人等,有个落脚的地方就该感恩戴德,没必要打造成豪府大宅气派,这要吃掉好些银子。如今祖师堂领衔的一众建筑,是落魄山的脸面所在,必须由他朱敛亲力亲为,不会交由庸碌匠人糟蹋霁色峰的风景。

    用朱敛的话说,就是没钱的时候,就该想着怎么攒钱,可有了钱的时候,如何花钱,也要讲究些。

    陈平安觉得极有道理,不过仍是板着脸忍住笑,嘴上却说,以后别再自作主张了,怎么可以委屈了自己人,岂不是寒了众将士的心。

    就连裴钱都觉得师父那会儿的言语神色,跟真诚半点不沾边。裴钱还觉得老厨子随后一副恨不得以死谢罪的模样,远远不如自己演得自然而然。

    言为心声,要发自肺腑才成啊。裴钱觉得老厨子也好,周肥也罢,在与师父说话这件事上,都不咋地。

    观礼的客人们,自然都已经离开落魄山,作为落魄山记名供奉的披麻宗杜文思与庞兰溪,也都乘坐自家渡船,返回骸骨滩。

    陈平安送了庞兰溪两幅草书字帖,是早年以几壶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