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英雌劫(1)(第3/7页)
不几日,卢勤的奏报就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开封府的大宋枢密院,最终落到了把控朝政大权的庞太师手里。
这庞太师为人阴险狡诈,与光明磊落的杨家素来不合。
但奈何其人人品虽然不堪,但能力却极为出众,一路从地方知州升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等到仁宗即位后地位更是了不得,他有个闭月羞花的女儿嫁与仁宗为贵妃,宠冠后宫,他也以国丈之尊,升任太师,官位极矣。
仁宗新登基大宝,朝政极为倚重这位看上去德高望重的皇亲国戚。
但其人却是道德败坏,为满足一己私欲无所不用其极,自他进入朝廷中枢,便与杨家明争暗斗,当年杨老令公兵败身死就有他背后推手之力,双方实际早已结下死仇。
庞太师一拿到这份延州知州的军情奏报,得知杨宗保全军复没兵败身死,一方面为杨家最后一根顶梁柱就此折断而心中狂喜,另一方面更是觉得这是把杨家连根拔起的千载难逢之机。
他略一思忖,便定下一条毒计,拿着奏报就连夜进宫,请求面见官家。
仁宗正在芙蓉帐内与爱妃庞多花温存,听到庞太师要面圣,顿感扫兴,等听说是杨宗保丧师身死,才惊得一骨碌爬起来,顾不得怀中美人阻拦,穿上常服,急匆匆向大殿奔去。
年轻的官家拿着这份沉甸甸的边关奏报,面色也极为凝重,良久,他抬起头看向庞太师,切齿道:「果如卢知州所言,那杨宗保贪功冒进,以致我大宋万余大好儿郎命丧河西,真真是罪该万死,哪怕他已入黄泉,也难销其罪责!」
庞太师听到这话,顿时心花怒放,他深知这位圣上登极不久,对前朝宿将的功劳苦劳没啥概念,但对这些手握兵权,功高震主的武人却是发自内心的不信任。
官家看了卢知州颠倒黑白的奏报,再加上庞太师一旁添油加醋的描绘,早把延州惨败的罪责全数算在了杨宗保头上。
庞太师一脸沉痛,弯下腰深施一礼,启奏道:「官家,老臣有一言冒死进谏。
这群武将世家自恃功高,早已尾大不掉,此次丧师惨败就是明证。
官家宜早做决断,不然更大的危险就在眼前」仁宗将奏报紧紧捏住,背着手在殿内来回踱步,大小内侍都被屏蔽在殿
外,不然任谁也想不到平时沉稳大气的官家还会有这种难以决断的时刻。
终于,仁宗停下脚步,一脸霸气地朝庞太师下旨道:「着殿前御直立刻把天波府围了,杨家阖府上下尽数下狱。
朕要好好给这群只知一己私利罔顾将士性命的军头一个结结实实的下马威!」
听到这话,庞太师耗尽几十年养气功夫才没在脸上露出笑意,他拱手一礼,道:「老臣即刻拟旨!」
说完就要往殿外走。
没等他跨出殿外,却听到仁宗又是一句稍等,庞太师顿时心下一凉,知道这位看似英明神武其实优柔寡断的官家又改注意了。
庞太师转过身,正看到仁宗又开始在殿内来回踱步,神情比刚才还要急切,嘴里不停念叨着情势:「不可不可。
现在李元昊已僭越称帝,必然还会扣关犯境。
朝中大将除了镇守四方要地不能妄动的几位,狄青狄枢密正帅军南征,一时难以回返。
大公主萧赛红领兵讨北,战线虽推进顺利,短期也无法回朝。
要挡住李元昊贼兵,除了天波府,朝中现在还真找不出其他人选」
这位官家恨恨地一跺脚,咬牙说道:「这群粗货,专横跋扈,肆意妄为,朕还不得不用他们!庞爱卿,拟旨,大元帅杨宗保保家卫国,虽捐躯赴难,仍诚感天地,朕实怜之。
今李贼元昊寇衅边关,形势万分危急。
命一品诰命夫人浑天侯穆桂英为征西大元帅,统帅禁军十万,征讨贼寇。
务必踏破兴庆府,活捉李元昊」
庞太师点点头,转身拟旨去了,虽然今夜杨家从他手指缝里逃过一劫,这位老奸巨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