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17(第2/3页)
打扰,悄悄退到门外。
咏善选的是黑子,坐在桌旁瞅着棋盘,一边把黑琉璃做的棋子捏在指上,一边悄悄打量太傅的神色。
这老太傅是父皇身边信得过的老臣,这种时候,绝不会无缘无故过来。
既然来了,一定是有话要说的。
静心等待他开口就是。
两人捏子对着棋盘,一个字也不说,仿佛真的全心全意思考棋局,偌大侧厅,顿时静得一丝声音都没有。
王景桥不吭声,咏善也按捺着自己,默默等着。
不料两人你一子、我一子,棋子渐渐摆在棋盘上,占了大半,王太傅还是一个字没说。咏善心里不踏实起来,他原本就没心思在棋上,一踌躇,连下错了几个子,被老太傅抓住机会,竟把左下的一条大龙给吞了。
咏善看了看棋盘里零落的黑子,将手里的棋子放下,苦笑道“太傅真是国手,这盘我认输了。”
王景桥抬起头,混浊的老眼珠子里藏着幽光,盯着咏善,轻轻问“殿下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输吗”
咏善福至心灵,站起来走到老太傅面前,双手一合,作揖长拜,直起身后,低声道“学生愚钝,请太傅指教。”
“殿下聪慧睿智,棋已经下得极好,老臣不敢说指教二字。”王景桥拖着又沉又长的调子道。他请咏善坐下,斟酌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开口,“若说殿下的棋艺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老臣有一番话,不知道太子愿不愿听。”
咏善屏息,恳切地看着自己的太傅,“太傅请教导。”
“与人下棋,要先看明白对手是谁。请殿下看看老臣这头白发,”王景桥用手抚了抚自己满头白发,意味深长地叹道“殿下,您是在和老人家下棋啊。和老人家下棋,最要紧的是什么”
什么最要紧
咏善抿着唇心里闪过无数个答案,最后都没说出来,只虚心道“请太傅赐教。”
王景桥眼中掠过一丝欣赏,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道“最要紧的,是要沉得住气。”
“沉住气”
咏善咀嚼这几个极有内涵的字,正要再问。
王景桥已经慢慢地站了起来,“棋下完了,老臣也该走了。”
咏善见他扎手扎脚地行礼告辞,知道留不住,也再讨教不出什么,又温和地叮嘱了一番注意身体。
常得富在外面听见,赶紧捧着狐狸皮进来,把狐狸皮给了王景桥,又周到地吩咐两个太子殿的小内侍给太傅捧着,送到宫门外。
王景桥再次谢了赏,谢绝咏善亲送,跨出厅门,走了三四步,不知为什么,又迟缓地转了回来,对咏善道“有一件趣事,是老臣在外面官员里听说的,告诉殿下,让殿下也笑一笑。”
咏善问“什么趣事”
“好像是上任江苏巡抚苏焕的夫人,有三个娘家兄弟,姓宋。他们的父亲宋老爷子可是个起名字的好手,生第一个儿子的时候,因为缺钱,给大儿子起了个名字,叫宋钱来,后来果然有钱了。生二儿子的时候,又想要光宗耀祖,就起了个叫宋名来的名字,没想到又应了,这二儿子就中了科举。生三儿子的时候,宋老爷子就打算给这儿子起个名叫宋棋来,结果被宋老夫人指着鼻子大骂一顿,你这死老头子,有钱有势后就想换妻了还要送妻来,你作梦”
这故事倒有趣,咏善莞尔一笑,“这宋老爷是个奇人,给儿子起名,花的心思真不少。”
王景桥不置可否,慢吞吞道“给自己儿子起名,哪个当父亲的会不花心思呢可怜天下父母心,说的不正是这个。”
说完,再次告辞,转过身,拖着老迈的身影,一步一步缓缓去了。咏善目送了太傅,咀嚼着他的话,离了侧厅,沿着回廊慢慢向房间走。
王景桥精通老庄,是朝中公认的智者,似句句无意,又似句句点着了根源,让人似懂非懂,满心知道他要提醒什么,但朝无数个方向去解,又都是解得通的。
听过王景桥一番提点,咏善一颗原本七上八下的心,从悬在空中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咏善选的是黑子,坐在桌旁瞅着棋盘,一边把黑琉璃做的棋子捏在指上,一边悄悄打量太傅的神色。
这老太傅是父皇身边信得过的老臣,这种时候,绝不会无缘无故过来。
既然来了,一定是有话要说的。
静心等待他开口就是。
两人捏子对着棋盘,一个字也不说,仿佛真的全心全意思考棋局,偌大侧厅,顿时静得一丝声音都没有。
王景桥不吭声,咏善也按捺着自己,默默等着。
不料两人你一子、我一子,棋子渐渐摆在棋盘上,占了大半,王太傅还是一个字没说。咏善心里不踏实起来,他原本就没心思在棋上,一踌躇,连下错了几个子,被老太傅抓住机会,竟把左下的一条大龙给吞了。
咏善看了看棋盘里零落的黑子,将手里的棋子放下,苦笑道“太傅真是国手,这盘我认输了。”
王景桥抬起头,混浊的老眼珠子里藏着幽光,盯着咏善,轻轻问“殿下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输吗”
咏善福至心灵,站起来走到老太傅面前,双手一合,作揖长拜,直起身后,低声道“学生愚钝,请太傅指教。”
“殿下聪慧睿智,棋已经下得极好,老臣不敢说指教二字。”王景桥拖着又沉又长的调子道。他请咏善坐下,斟酌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开口,“若说殿下的棋艺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老臣有一番话,不知道太子愿不愿听。”
咏善屏息,恳切地看着自己的太傅,“太傅请教导。”
“与人下棋,要先看明白对手是谁。请殿下看看老臣这头白发,”王景桥用手抚了抚自己满头白发,意味深长地叹道“殿下,您是在和老人家下棋啊。和老人家下棋,最要紧的是什么”
什么最要紧
咏善抿着唇心里闪过无数个答案,最后都没说出来,只虚心道“请太傅赐教。”
王景桥眼中掠过一丝欣赏,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道“最要紧的,是要沉得住气。”
“沉住气”
咏善咀嚼这几个极有内涵的字,正要再问。
王景桥已经慢慢地站了起来,“棋下完了,老臣也该走了。”
咏善见他扎手扎脚地行礼告辞,知道留不住,也再讨教不出什么,又温和地叮嘱了一番注意身体。
常得富在外面听见,赶紧捧着狐狸皮进来,把狐狸皮给了王景桥,又周到地吩咐两个太子殿的小内侍给太傅捧着,送到宫门外。
王景桥再次谢了赏,谢绝咏善亲送,跨出厅门,走了三四步,不知为什么,又迟缓地转了回来,对咏善道“有一件趣事,是老臣在外面官员里听说的,告诉殿下,让殿下也笑一笑。”
咏善问“什么趣事”
“好像是上任江苏巡抚苏焕的夫人,有三个娘家兄弟,姓宋。他们的父亲宋老爷子可是个起名字的好手,生第一个儿子的时候,因为缺钱,给大儿子起了个名字,叫宋钱来,后来果然有钱了。生二儿子的时候,又想要光宗耀祖,就起了个叫宋名来的名字,没想到又应了,这二儿子就中了科举。生三儿子的时候,宋老爷子就打算给这儿子起个名叫宋棋来,结果被宋老夫人指着鼻子大骂一顿,你这死老头子,有钱有势后就想换妻了还要送妻来,你作梦”
这故事倒有趣,咏善莞尔一笑,“这宋老爷是个奇人,给儿子起名,花的心思真不少。”
王景桥不置可否,慢吞吞道“给自己儿子起名,哪个当父亲的会不花心思呢可怜天下父母心,说的不正是这个。”
说完,再次告辞,转过身,拖着老迈的身影,一步一步缓缓去了。咏善目送了太傅,咀嚼着他的话,离了侧厅,沿着回廊慢慢向房间走。
王景桥精通老庄,是朝中公认的智者,似句句无意,又似句句点着了根源,让人似懂非懂,满心知道他要提醒什么,但朝无数个方向去解,又都是解得通的。
听过王景桥一番提点,咏善一颗原本七上八下的心,从悬在空中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