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第1/3页)
,边把粥盛出来,一路端到屋子外头。
天际响起阵阵雷声,一场大雨酝酿在即。
里屋却传来低低的说话声,赵肃不由放慢了脚步。
“求菩萨保佑,求佛祖保佑,愿我儿无病无灾,平安喜乐,信女愿折寿相偿,就算立时死去,也无怨无悔”
陈氏跪在窗前,低着头,双手合什,嘴里念着祷词。
闪电照亮了半边天空,那一瞬间的光芒也辉映了她的脸,那张年纪不大,眼角却遍布沧桑的脸上满是虔诚。
门外,赵肃默然站着,心头不知是何滋味翻涌。
当初醒过来,得悉自己来到这样的时代和家庭,未尝没有过抛下一切离家出走的打算,后来虽然打消了念头,可对于陈氏,也一直生不起血肉至亲的感觉,然而直到此刻,他才突然发现,自己先前的想法是多么错误。
为人母亲,即便再柔弱,也会竭尽全力,为子女撑起一片天空,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自己也许不是以前那个赵肃,但这具身体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并没有减少半分。
眼前这人,以后便是自己真正的母亲。
赵肃端着粥推门而入,柔声道“娘,用饭了。”
陈氏应了一声,起身帮他把碗筷摆好,娘儿俩边吃边拉着家常。
小粥入口香甜糯软,陈氏有些诧异“肃儿手艺不错。”
赵肃笑道“若是娘亲喜欢,日后顿顿由儿子来做。”
陈氏轻声道“为娘想多接点绣活,好攒下钱,让你也能入学读书,以后这一日两餐,怕真是得让你来做了。”
自己刚才不过随口一提,陈氏马上就记在心上,赵肃心中感动“儿子也有个想法。”
“这些天我上山摘菜的时候,发现上面长了不少药草,我想摘一些卖给药材铺子,娘可知道他们收不收零散的药材”
陈氏大感意外,完全没想到赵肃竟然想起要自己赚钱,眼前的少年虽然孱弱依旧,可哪里还有半点昔日颓丧
“收倒是收的,只是价钱必然要压得低些,不过县上药材铺子不多,最大的那一家叫回春堂,是个老字号了,在别处也有分号,如果把药材给他们家,就不会被压得太离谱。”陈氏说着说着,也觉得这法子可行,转念一想又有些奇怪“肃儿,你几时认得药草”
陈氏毕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很多情况比他了解,这么一打听,赵肃也觉得大有可为,随便寻了个借口推脱过去,一边细细询问详情,末了笑道“娘,如果此道可行,说不定以后我们不拿赵府的救济粮也能自给自足,你也无须再做绣活了。”
多日的沉闷一扫而空,万事开头难,以后总会好起来的。
在来到这里的半个月后,赵肃穿着粗布衣裳,吃着野菜清粥,坐在仅能遮雨的茅草屋里,如是想到。
作者有话要说按承诺发新文了,存稿不多,早知道该说8月1号的 tot 请大家多多支持\o
更新时间一般是晚上,所以下一章是明天晚上哈
这是一篇明朝背景的文,基本算是赵肃同志的奋斗史,客倌慢慢看,我也慢慢写嘉靖35年,唔,这是一个有趣的年份。
2、第 2 章
初夏的山上疯长着无数草木,满山遍野一片葱郁,虫鸣鸟叫,生机勃勃。
赵肃挑了个大清早就背着竹篓上山,这段路他走了两个多月,早就驾轻就熟,沿路看见一些常见的药草都摘了随手丢竹篓里,等回家了再分门别类送到药铺去。
这段时间他很注意锻炼身体,夜晚没什么娱乐,烛火微弱更看不了书,赵肃亥时睡下,卯时便起,先打一圈太极,再吃早饭,然后上山,生活极其规律,身体也跟抽条儿似的慢慢长起来,虽然还是显得瘦弱,却并不像原来那么吓人了,加上赵肃由内而外明显不同了的气度,一袭旧布衣浆洗得干干净净,看起来立马顺眼许多。
赵肃并不是学医的,但常见的植物他还认得一些,长乐县临海,气候温暖湿润,这个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天际响起阵阵雷声,一场大雨酝酿在即。
里屋却传来低低的说话声,赵肃不由放慢了脚步。
“求菩萨保佑,求佛祖保佑,愿我儿无病无灾,平安喜乐,信女愿折寿相偿,就算立时死去,也无怨无悔”
陈氏跪在窗前,低着头,双手合什,嘴里念着祷词。
闪电照亮了半边天空,那一瞬间的光芒也辉映了她的脸,那张年纪不大,眼角却遍布沧桑的脸上满是虔诚。
门外,赵肃默然站着,心头不知是何滋味翻涌。
当初醒过来,得悉自己来到这样的时代和家庭,未尝没有过抛下一切离家出走的打算,后来虽然打消了念头,可对于陈氏,也一直生不起血肉至亲的感觉,然而直到此刻,他才突然发现,自己先前的想法是多么错误。
为人母亲,即便再柔弱,也会竭尽全力,为子女撑起一片天空,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自己也许不是以前那个赵肃,但这具身体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并没有减少半分。
眼前这人,以后便是自己真正的母亲。
赵肃端着粥推门而入,柔声道“娘,用饭了。”
陈氏应了一声,起身帮他把碗筷摆好,娘儿俩边吃边拉着家常。
小粥入口香甜糯软,陈氏有些诧异“肃儿手艺不错。”
赵肃笑道“若是娘亲喜欢,日后顿顿由儿子来做。”
陈氏轻声道“为娘想多接点绣活,好攒下钱,让你也能入学读书,以后这一日两餐,怕真是得让你来做了。”
自己刚才不过随口一提,陈氏马上就记在心上,赵肃心中感动“儿子也有个想法。”
“这些天我上山摘菜的时候,发现上面长了不少药草,我想摘一些卖给药材铺子,娘可知道他们收不收零散的药材”
陈氏大感意外,完全没想到赵肃竟然想起要自己赚钱,眼前的少年虽然孱弱依旧,可哪里还有半点昔日颓丧
“收倒是收的,只是价钱必然要压得低些,不过县上药材铺子不多,最大的那一家叫回春堂,是个老字号了,在别处也有分号,如果把药材给他们家,就不会被压得太离谱。”陈氏说着说着,也觉得这法子可行,转念一想又有些奇怪“肃儿,你几时认得药草”
陈氏毕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很多情况比他了解,这么一打听,赵肃也觉得大有可为,随便寻了个借口推脱过去,一边细细询问详情,末了笑道“娘,如果此道可行,说不定以后我们不拿赵府的救济粮也能自给自足,你也无须再做绣活了。”
多日的沉闷一扫而空,万事开头难,以后总会好起来的。
在来到这里的半个月后,赵肃穿着粗布衣裳,吃着野菜清粥,坐在仅能遮雨的茅草屋里,如是想到。
作者有话要说按承诺发新文了,存稿不多,早知道该说8月1号的 tot 请大家多多支持\o
更新时间一般是晚上,所以下一章是明天晚上哈
这是一篇明朝背景的文,基本算是赵肃同志的奋斗史,客倌慢慢看,我也慢慢写嘉靖35年,唔,这是一个有趣的年份。
2、第 2 章
初夏的山上疯长着无数草木,满山遍野一片葱郁,虫鸣鸟叫,生机勃勃。
赵肃挑了个大清早就背着竹篓上山,这段路他走了两个多月,早就驾轻就熟,沿路看见一些常见的药草都摘了随手丢竹篓里,等回家了再分门别类送到药铺去。
这段时间他很注意锻炼身体,夜晚没什么娱乐,烛火微弱更看不了书,赵肃亥时睡下,卯时便起,先打一圈太极,再吃早饭,然后上山,生活极其规律,身体也跟抽条儿似的慢慢长起来,虽然还是显得瘦弱,却并不像原来那么吓人了,加上赵肃由内而外明显不同了的气度,一袭旧布衣浆洗得干干净净,看起来立马顺眼许多。
赵肃并不是学医的,但常见的植物他还认得一些,长乐县临海,气候温暖湿润,这个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