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第3/3页)

们还算是堂兄弟,往后大可多多亲近”

    赵肃摇头“心领了,我们不过是寒门小户,当不得如此错爱,请回吧。”

    赵暖急了“我没什么恶意,先前也不知道你们的处境我父亲便是今日斥责你的学堂夫子,我是特地来赔罪的”

    他报出来历,赵肃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赵慎羽先前冷嘲热讽的语气,再对比眼前之人一脸敦厚的模样,不得不说,这父子俩完全不像。

    “你来这里,你爹不知道吧”

    赵暖惨叫一声“完了完了,我在这里逗留许久,兴许我爹已经回家了,一会儿见不着我,又该大刑伺候了,我先回去了,明天再来看你”

    说罢一溜烟就不见人影。

    这孩子莫不是脑袋有问题吧

    赵肃看着他风风火火的背影,有点黑线。

    容不得他多想,翌日寅时不到,他就起床洗漱,陈氏也跟着起来,帮他准备早点,赵肃匆匆用完,把家里仅有的两本论语和孟子抓在手里就出门了。

    戴公望客居在城东,宅子是知县詹莱的,赵肃甚至不知道这位刚刚拜下的老师会在这里停留多久,对于自己来说,现在一分一秒都是珍贵的,加上第一天拜谒,自然要早早就到,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天还没亮,赵肃检查了自己的装束觉得并不失礼之后,才举手敲门,不一会儿就有人应门,一名须发皆白的老仆打着呵欠,一边惊异地看着赵肃。

    赵肃拱手行礼“请问戴先生可起了”

    老仆恍然“公子就是老爷昨日新收的弟子罢快请进来”

    对方把他领到书房,让他在这里等着,就关上门退下,半天没再见着一个人影,幸而赵肃用过早饭才出来,不然这会儿估计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书房里藏书很多,也不知道是詹莱的,还是戴公望搬来之后才放进去的,大多数书哪怕在福州的书局也是难得一见的,桌子上摊着一本翻了一半的书籍,赵肃随手拿起来看了几眼,越看越觉是诧异。

    咿呀一声,戴公望推门而入,赵肃忙放下书行礼。

    “学生见过老师。”

    “唔,”戴公望打量了他两眼,视线落在桌子上。“你拿这书去看了能看懂”

    赵肃想了想“弟子只是翻了翻,离看懂还远着,只能说略有所得。”

    戴公望半信半疑,笑骂道“行了,我看你在学堂外驳斥夫子的时候,不是挺振振有词的么,说说”

    一开始,他只把赵肃当成有几分天资,但是认字还不多的孩子,毕竟他从没正经地上过一天学,本想从习字开始教他,却没想到赵肃竟然还能看懂此书。

    这本书叫传习录,放在后世或许没多少人知道,但在当时却是鼎鼎大名,它像论语一样,不是孔子自己写的,而是后人弟子收集他的语录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书,这个人就是王守仁。

    王守仁是一个传奇人物。

    能把学问做到自成一派,门生遍布海内的人不少,但像他一样,上马能征战,下马还能治学的人,放眼华夏几千年也寥寥无几。

    他定江西,擒宁王,平叛乱,总督两广军务。当时有传闻,敌人闻阳明公,则溃不成军;百姓闻阳明公,则欢欣鼓舞;士人闻阳明公,则恨不能与之同席论道。

    他由儒家衍生出来的心学,到了明代中后期,几乎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民间力量,许多内阁大臣也都是心学门人,甚至据说连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曾由王氏心学中吸收经验。

    大丈夫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