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第2/3页)
海一带时时有倭寇犯禁,讲黄河泛滥,灾民卖儿鬻女,人吃人,还说起永乐年间郑和出海的趣闻,许多细节别说元殊,就连赵肃都没听说过,是以两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浑不觉时间飞逝。
用过午饭,戴公望入了后院休息片刻,元殊跟赵肃则留在书斋,书斋里另设有小榻,他们或小寐,或发呆,都没人拘束。
赵肃利用这个闲暇时间,正一笔一划地临摹着字帖,他现在的毛笔字太难看,得抓紧练习。
一抬头,就看见小孩儿黑黑的脑袋在前面一晃一晃,煞有介事地小声读书,就是不回头朝他看上一眼。
闷声一笑,起了逗弄的念头,赵肃虚咳道“小师兄,这一段话我不懂,你能不能教教我”
对方理也不理,仿佛没听到。
赵肃锲而不舍地骚扰“小师兄小师兄”
甚至伸手去扯他的袖子。
喊了五六声,元殊终于腾地回过头,气势汹汹“师兄就师兄,为何要加个小字”
作者有话要说在开文前,不少朋友都和我说过,你这题材太冷门了,明朝没几个人看的,但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坚持下去,反正写个乐子,大家看个乐子,觉得好看就给我留个言当是支持,我会很有动力的,嘿嘿
蟹蟹xghuank童鞋的地雷,蟹蟹南枝童鞋的地雷,谢谢大家的回帖和支持
另,c和攻受在文案上都有的。
今天的历史小随笔
我小的时候,很讨厌嘉靖皇帝。
你们想想,一个差点被宫女缢死,喜欢修仙,喜欢打大臣的皇帝能好到哪里去
但是年龄渐渐大了,当我翻明史,翻历史札记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嘉靖很聪明,也很多疑,这点跟康熙很像。
他们都喜欢把大臣和儿子玩弄于鼓掌之中。
比如说严嵩能横行那么多年,不是因为他权势熏天,而是因为嘉靖需要他。
但是到了后来,到底谁玩谁也说不清楚了。
严世蕃、徐阶、高拱、张居正,每一个的智商都不比嘉靖差,久而久之摸清了皇帝的脾性,所以大家互相玩,玩死了拉倒。
但嘉靖的聪明完全没用在正路上,这娃几十年如一日地修仙,并且觉得自己马上就能成仙。
结果真的成仙了,留下一个烂摊子。
农民起义、倭寇肆虐、鞑靼甚至打到北京城下,无数反对严嵩的忠良被杀掉了,继任的皇帝也无能。
但是明朝注定命不该绝,上天送来了徐阶、高拱、张居正、戚继光、申时行、王锡爵,这些猛人硬生生把东倒西歪的大明朝拉回正轨,至少延了百多年的寿命。
所以就算后来嘉靖的孙子,万历同学20多年不上朝理事,国家也照样沿着自己的轨道前进,而且市民生活比之前任何时候还要繁荣。
繁荣到什么程度呢
咱下回再说,我发现自己太罗嗦了
5、第 5 章
赵肃无辜“师兄年岁几何”
没了老师在场,元殊无须再掩饰自己的神情“差三个月就十三,怎的”
赵肃笑道“我今年十三岁满,你入门比我早,是师兄,可年纪又比我小,所以唤小师兄,没有不妥呀。”
元殊微嗤“闻道有先后,我先于你拜师,学识也强你百倍,当你师兄又怎的”
赵肃觉得这孩子一副我很厉害你快崇拜我吧的模样,可比自己那个目中无人的弟弟赵谨好玩多了,便笑眯眯道“小师兄说得极是。”
“你你”元殊快气死了,他没想到赵肃背着老师马上像换了个样,不复乖巧恭谨。
赵肃见他脸色涨红,气得不轻,活像被踩着尾巴的猫咪,十足可爱,忙安抚顺毛“我与母亲自幼被赶出府,上无父亲,下无兄弟姐妹,如今有了师父与师兄,心中高兴,巴不得多多亲近,师兄不觉得小师兄这个称呼,比师兄来得亲近么”
说罢附上讨好的,怯生生的笑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用过午饭,戴公望入了后院休息片刻,元殊跟赵肃则留在书斋,书斋里另设有小榻,他们或小寐,或发呆,都没人拘束。
赵肃利用这个闲暇时间,正一笔一划地临摹着字帖,他现在的毛笔字太难看,得抓紧练习。
一抬头,就看见小孩儿黑黑的脑袋在前面一晃一晃,煞有介事地小声读书,就是不回头朝他看上一眼。
闷声一笑,起了逗弄的念头,赵肃虚咳道“小师兄,这一段话我不懂,你能不能教教我”
对方理也不理,仿佛没听到。
赵肃锲而不舍地骚扰“小师兄小师兄”
甚至伸手去扯他的袖子。
喊了五六声,元殊终于腾地回过头,气势汹汹“师兄就师兄,为何要加个小字”
作者有话要说在开文前,不少朋友都和我说过,你这题材太冷门了,明朝没几个人看的,但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坚持下去,反正写个乐子,大家看个乐子,觉得好看就给我留个言当是支持,我会很有动力的,嘿嘿
蟹蟹xghuank童鞋的地雷,蟹蟹南枝童鞋的地雷,谢谢大家的回帖和支持
另,c和攻受在文案上都有的。
今天的历史小随笔
我小的时候,很讨厌嘉靖皇帝。
你们想想,一个差点被宫女缢死,喜欢修仙,喜欢打大臣的皇帝能好到哪里去
但是年龄渐渐大了,当我翻明史,翻历史札记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嘉靖很聪明,也很多疑,这点跟康熙很像。
他们都喜欢把大臣和儿子玩弄于鼓掌之中。
比如说严嵩能横行那么多年,不是因为他权势熏天,而是因为嘉靖需要他。
但是到了后来,到底谁玩谁也说不清楚了。
严世蕃、徐阶、高拱、张居正,每一个的智商都不比嘉靖差,久而久之摸清了皇帝的脾性,所以大家互相玩,玩死了拉倒。
但嘉靖的聪明完全没用在正路上,这娃几十年如一日地修仙,并且觉得自己马上就能成仙。
结果真的成仙了,留下一个烂摊子。
农民起义、倭寇肆虐、鞑靼甚至打到北京城下,无数反对严嵩的忠良被杀掉了,继任的皇帝也无能。
但是明朝注定命不该绝,上天送来了徐阶、高拱、张居正、戚继光、申时行、王锡爵,这些猛人硬生生把东倒西歪的大明朝拉回正轨,至少延了百多年的寿命。
所以就算后来嘉靖的孙子,万历同学20多年不上朝理事,国家也照样沿着自己的轨道前进,而且市民生活比之前任何时候还要繁荣。
繁荣到什么程度呢
咱下回再说,我发现自己太罗嗦了
5、第 5 章
赵肃无辜“师兄年岁几何”
没了老师在场,元殊无须再掩饰自己的神情“差三个月就十三,怎的”
赵肃笑道“我今年十三岁满,你入门比我早,是师兄,可年纪又比我小,所以唤小师兄,没有不妥呀。”
元殊微嗤“闻道有先后,我先于你拜师,学识也强你百倍,当你师兄又怎的”
赵肃觉得这孩子一副我很厉害你快崇拜我吧的模样,可比自己那个目中无人的弟弟赵谨好玩多了,便笑眯眯道“小师兄说得极是。”
“你你”元殊快气死了,他没想到赵肃背着老师马上像换了个样,不复乖巧恭谨。
赵肃见他脸色涨红,气得不轻,活像被踩着尾巴的猫咪,十足可爱,忙安抚顺毛“我与母亲自幼被赶出府,上无父亲,下无兄弟姐妹,如今有了师父与师兄,心中高兴,巴不得多多亲近,师兄不觉得小师兄这个称呼,比师兄来得亲近么”
说罢附上讨好的,怯生生的笑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