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079)七月四日诞生(第5/7页)

民来说,由于长久以来农业技术的低落,农民没有好的品种、没有健全的水利系统、没有肥料可以施肥只能用粪便、没有足够的动力机械与农具可以深耕犁田,所以只能用不断投入人力的方法来提高产能,而历经几百年之后现在用投入人力的方式边际效益几乎等于零,再怎么努力耕种也只是看天吃饭,没有办法根本性地增产。」

    「所以你的意思是土地改革对增产没用吗?」秀琪反问道。

    「土地改革有它的意义在。虽说把土地直接交到生产者手上可以刺激生产,但这种方式最多最多也只是减少了地主阶层的剥削,事实上国家在将土地移转给农民的时候,还是透过田赋、水租、地价税等等方式,使国家成为农民的地主;对农民而言,只是国家换了一种方式来掌握农民而已…」我边注意秀琪反应边说明道:「其实无论是186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1950年代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还是同一时期中国境内的土改,更大的成分是政治性的,对基层农民来说获得土地让农民更大幅度效忠政府,但如果仔细计算,农民的负担并不见得比原本交租给地主少多少,只是交租的对象改成交给政府。」

    「是这样吗?」秀琪似乎不是很接受我的说法。「没关係,下次回去我再好好查查这部分的资料。」

    「农业产量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我故意吊书袋道:「根据民国六年的统计资料,广西省每亩水田平均生产稻穀80公斤,年总产量大约是225万吨,但之前我特别去找了我们那个世界的统计资料,1980年代广西省水田平均起来每亩年产量至少有250公斤,年总产量大约在1000万吨到1200万吨之间。」

    「哇!差四到五倍耶!」秀琪讶道:「如果产量达到1000万吨,那一年光田赋就有2000万元,吓死人了!」

    读^精`彩~小說~就^来'苐'1~版主^小'說-网!

    !!

    「妳这样说没错…」我撑起头道:「妳这还只算了稻穀,其他还有玉米、麦子、甘藷、马铃薯、大豆和荞麦、高粱等粮食作物,还有甘蔗、花生、油菜、芝麻、苎麻、棉花、菸草等等的经济作物还没算进去呢……。」

    「这么複杂呀?那要搞到哪年哪月才有成果?」

    「发展农业是最初阶的资本累积…」我解释道:「要从农业时代迈入工业时代,所需要的资本不外乎三个主要方式──外部投资、资本掠夺还有就是发展农业。」

    「外部投资我懂,就像196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或是1990年代中国经济,都是从吸引外资开始的…」秀琪眨眨眼道。

    「嗯…」我颔首表示讚许。

    「资本掠夺我也懂,就像1920年代或是1950年代后许多共产主义国家,透过土改等方式直接没收资本家的财产,也可以作为资本的来源。」

    「妳挺厉害的嘛!」我笑道。

    「但是这种方式似乎都有规模上的限制,如果原来的社会结构裡面资本家的财富就不够,就算全部都没收了也不够用?」秀琪似乎不是很有把握,大眼睛眨呀眨地望着我。

    「妳这样说基本上没错…透过没收获得资本是很快的方式,但是一方面在没收的过程中财富常常会下降,另一方面就像妳说的,如果一个社会原本就穷,就算把资本都没收来数量还是不够…」我接着说明道:「资本不是单靠原始积累就足够,投入生产后还要透过交换、贸易等方式,持续创造盈馀累积资本;但如果是透过掠夺的方法把人民的财富集中,结果就是一方面人民没有能力消费,另一方面也无法透过贸易赚取利润、也不能从国外交换到所需要的技术和资源,到头来还是会遇到经济发展的屋顶。」

    「就像古巴一样…」秀琪若有所思地道:「资本家被消灭了,但是最后却碰到发展的屋顶而没办法继续繁荣。」

    「妳说得没错!」

    「那为什么老师你刚才说还有一种方法是农业,但是像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不是靠重商主义跟帝国主义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