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 ?(092)杀开南宁(第2/7页)
正被弹者不多,三两竹筏被机枪集火捕捉瞬间炸成碎片,倖存者顺江漂流;所幸江面已有数十条巨缆横跨,只要不是伤势过重直接沉入水中,多能顺流抓住缆绳支撑待援。
哒哒哒~哒哒哒~机枪曳光弹从青秀山稜线喷向江面,在水上激出一道道水柱……。
我们与陈竞存待在五象岭隐蔽树下,他似乎对眼前情景无动于衷。
“目标左前方青秀山稜线大树下敌机枪,放!”前方砲兵阵地传来高昂口令声。
碰~咻~~碰~~!千米外青秀山稜线上方爆出黄褐色烟雾。
哒哒哒~哒哒哒~机枪无视砲击,继续吐出火舌。
“下修5,放!”
碰~咻~~碰~~!稜线下方树林瞬间碎木残射纷飞。
哒哒哒~哒哒哒~维克斯机枪继续沉闷地吐着火光。
“放!”
“修正xxx~放!”
弹丸接二连三喷向对岸,烟花在机枪巢上下左右不断爆开,但似乎阻止不了桂军枪手杀戮的决心。
“这是怎么回事?明明中了为什么无效?”陈仲弘低声问道。
“砲弹和引信不对…”我回答道。
“喔?!”陈仲弘邓先圣两人同时低声疑问道。
“现在打的是榴散弹,榴散弹引信时间没调对…”我应道。榴散弹就像一发超大散弹枪子弹,内含100到300颗铅弹,榴散弹内有一条点火索,会依据点火索长度在不同时间将内部的铅弹全部发射出去,是19世纪末到欧战期间英法两国砲兵主要的砲弹种类。榴散弹对空旷地上行进的步兵威力极强,但对隐蔽在壕沟中的士兵效用极低。德国人早就发现这个事实,在1916年后就放弃榴散弹改用榴弹,但英国法国因为兵工厂生产弹性差,明知效果不好还是一直生产到战争结束为止。
“榴散弹点火索秒数要算对,裡面的铅丸才会打到正确的位置…”我说明道:“点火索要先烘烤过,点火时间才会准…粤军点火索应该没烤过,所以才会每发砲弹有的发太早、有的太晚,造成散弹不是太高就是太低,打不到预定位置……。”
“原来是这样……。”
“这点之前在砲兵营上课我都说过…”我放低声量道:“好在我部现在已经不用榴散弹了。”
“真是汗颜…之前上课都没注意听这段…”陈仲弘道。
“没关係,以后如果缴获山砲或速射砲,要特别注意就是了…”我轻抬嘴角道:“不然打了半天都是白打……。”
“原来砲兵打砲还有这么多学问…”邓先圣恍然大悟道。
“很难的,还要算数学,什么三角、仰角,还要算秒数…”陈仲弘一幅老经验道。
“这些资料都要先准备好,印成一张射击诸元表贴在砲上”我说明道:“临时再算就来不及了,欧洲列强都是做成计算尺,多远距离、什么砲弹、仰角几度、飞行几秒、引信设多少都刻在尺上,要用时一拉数字就出来了。”
“所以现在?”邓先圣精明问道。
“不知道就不知道囉…今天我们是来观战的…”我佯作什么都不知道。
“明白,有机会再向司令讨教…”陈仲弘道。
粤军砲手一次又一次调整射击诸元,约莫10分钟后终于端掉对岸第一处机枪巢。
哒哒哒~哒哒哒~桂军机枪不停徒劳地喷出弹丸,慢慢逐一被粤军火砲压制。
渡河粤军已超过千人,蝟集青秀山山脚下无头苍蝇似地蠢行躁动,谁也没有朝上跨出第一步。
“你们注意看,渡河序列不对…”我对陈仲弘与邓先圣说明道:“现在十几路渡河,看起来是每一路一个连…先锋渡河了但干部还没渡河,所以才会一大群人挤在山脚下不知到要做什么,让桂军打着玩……。”
“那该怎么办?”陈仲弘问道。
“这就要看平时怎么训练干部…”我回答道:“如果平常训练重点放在排长上,就一排4个班、4条线并列渡河,这样一上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哒哒哒~哒哒哒~机枪曳光弹从青秀山稜线喷向江面,在水上激出一道道水柱……。
我们与陈竞存待在五象岭隐蔽树下,他似乎对眼前情景无动于衷。
“目标左前方青秀山稜线大树下敌机枪,放!”前方砲兵阵地传来高昂口令声。
碰~咻~~碰~~!千米外青秀山稜线上方爆出黄褐色烟雾。
哒哒哒~哒哒哒~机枪无视砲击,继续吐出火舌。
“下修5,放!”
碰~咻~~碰~~!稜线下方树林瞬间碎木残射纷飞。
哒哒哒~哒哒哒~维克斯机枪继续沉闷地吐着火光。
“放!”
“修正xxx~放!”
弹丸接二连三喷向对岸,烟花在机枪巢上下左右不断爆开,但似乎阻止不了桂军枪手杀戮的决心。
“这是怎么回事?明明中了为什么无效?”陈仲弘低声问道。
“砲弹和引信不对…”我回答道。
“喔?!”陈仲弘邓先圣两人同时低声疑问道。
“现在打的是榴散弹,榴散弹引信时间没调对…”我应道。榴散弹就像一发超大散弹枪子弹,内含100到300颗铅弹,榴散弹内有一条点火索,会依据点火索长度在不同时间将内部的铅弹全部发射出去,是19世纪末到欧战期间英法两国砲兵主要的砲弹种类。榴散弹对空旷地上行进的步兵威力极强,但对隐蔽在壕沟中的士兵效用极低。德国人早就发现这个事实,在1916年后就放弃榴散弹改用榴弹,但英国法国因为兵工厂生产弹性差,明知效果不好还是一直生产到战争结束为止。
“榴散弹点火索秒数要算对,裡面的铅丸才会打到正确的位置…”我说明道:“点火索要先烘烤过,点火时间才会准…粤军点火索应该没烤过,所以才会每发砲弹有的发太早、有的太晚,造成散弹不是太高就是太低,打不到预定位置……。”
“原来是这样……。”
“这点之前在砲兵营上课我都说过…”我放低声量道:“好在我部现在已经不用榴散弹了。”
“真是汗颜…之前上课都没注意听这段…”陈仲弘道。
“没关係,以后如果缴获山砲或速射砲,要特别注意就是了…”我轻抬嘴角道:“不然打了半天都是白打……。”
“原来砲兵打砲还有这么多学问…”邓先圣恍然大悟道。
“很难的,还要算数学,什么三角、仰角,还要算秒数…”陈仲弘一幅老经验道。
“这些资料都要先准备好,印成一张射击诸元表贴在砲上”我说明道:“临时再算就来不及了,欧洲列强都是做成计算尺,多远距离、什么砲弹、仰角几度、飞行几秒、引信设多少都刻在尺上,要用时一拉数字就出来了。”
“所以现在?”邓先圣精明问道。
“不知道就不知道囉…今天我们是来观战的…”我佯作什么都不知道。
“明白,有机会再向司令讨教…”陈仲弘道。
粤军砲手一次又一次调整射击诸元,约莫10分钟后终于端掉对岸第一处机枪巢。
哒哒哒~哒哒哒~桂军机枪不停徒劳地喷出弹丸,慢慢逐一被粤军火砲压制。
渡河粤军已超过千人,蝟集青秀山山脚下无头苍蝇似地蠢行躁动,谁也没有朝上跨出第一步。
“你们注意看,渡河序列不对…”我对陈仲弘与邓先圣说明道:“现在十几路渡河,看起来是每一路一个连…先锋渡河了但干部还没渡河,所以才会一大群人挤在山脚下不知到要做什么,让桂军打着玩……。”
“那该怎么办?”陈仲弘问道。
“这就要看平时怎么训练干部…”我回答道:“如果平常训练重点放在排长上,就一排4个班、4条线并列渡河,这样一上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